雄安体育中心金属屋面揭秘:“山水印章”是如何建成的?

发布日期:2025-04-22
【字体:打印

6401.png

  近日,由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参建的雄安体育中心盛大开业。这座凝聚着无数建设者心血与智慧的体育殿堂,以雄伟壮观的姿态屹立在雄安新区的核心地带,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引擎和文化体育活动的新地标。

  雄安新区启动区体育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,由一场两馆三个单体建筑组成,其中体育场设约 30000 个座位,体育馆设约 10001 个座位,游泳馆设约 2051个座位,还有室外运动场地。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负责体育馆、游泳馆约3万平方米的金属屋面及10万平方米的幕墙工程建设,高品质高质量完成建设内容,并荣获2024年度金禹奖银奖。

  精准测量,毫厘之间见真章

6402.png

  体育中心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的玉璧,以中正有序的方式塑造体育场馆内外空间和形象,以方、圆的几何造型强化东方意境,以蓝绿相容的方式塑造宜人尺度,最终以印章落款整个城市画卷。如何还原这种极具东方古韵的建筑屋面,对项目团队来说,极具考验。

  “项目远远看去是方中带圆,所以屋面细节曲线的把控要求特别高,一旦出现偏差,整个建筑外形都会受到影响。”项目总工赵俊委表示,为了最大精度还原体育馆和游泳馆的屋面结构,项目团队采用了全站仪、激光经纬仪等精密仪器,并引入了BIM建模技术,通过BIM技术,团队对屋面结构进行了三维建模,提前模拟施工过程,优化施工方案。

  测量工程师宋志林介绍:“我们选择在温度变化小的凌晨或傍晚进行测量,减少温差对结构变形的影响。”此外,团队还制定了详细的测量复核制度,确保每一个数据都精准无误。正是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,让复杂的屋面和幕墙结构在施工中得以精准定位,为后续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单元吊装,高空作业显身手

  雄安启动新区地处中纬度地带,四季分明温差明显,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点,夏天雨水大,冬天风力强劲,这些变化,对施工现场以及后续金属屋面的耐久度,都是极大的考验。安全施工是首要任务,在保证安全的同时,做到高效高质量,是施工团队的核心目标。

  “吊装是金属屋面施工的关键环节,既要保证安全,又要确保效率。”生产经理郭磊站在吊车旁,指挥着一根根檩条缓缓升起。体育馆和游泳馆的屋面高度较高,材料运输和吊装难度极大。为此项目团队采用了25吨汽车吊,并且针对不同长度和重量的材料,制定了详细的吊装方案。如屋面板和天沟支架,屋面板较长,在空中易收到风力影响进行摆动,团队进行了分段吊装和地面拼装,这种单元化吊装的方式,有效降低了吊装难度,并提高了安装精度,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高空作业。

  而在两馆幕墙施工过程中,转角位置的龙骨及玻璃安装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。由于转角位置最长一根龙骨达到了20米,运输和现场施工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。传统的施工方法在这种情况下显得力不从心,如何高效、安全地完成这一任务成为了项目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。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,项目团队创新性地提出了解决方案。他们将转角位置的龙骨分成两截,每节约10米,分别运输至施工现场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通过使用套筒焊接的方式将两段龙骨连接固定。这一创新工艺不仅解决了运输难题,还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难度,提高了施工效率。

  智慧建造,智慧平台赋能未来

6403.png

  科技是推动施工进度和质量提升的关键,项目总工赵俊委在办公室里,通过电脑屏幕监控着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。为了还原山水印章的设计,钢结构、屋面板、玻璃等构件超16万件,不同造型、曲线的屋面板超2.6万件,如此庞大的数据如何下料制作且在现场精准定位,也是施工团队面临的一大难题。

  为此,中建二局安装公司自主研发了金属屋面智慧平台,导入BIM模型,自动套料下料。平台已建立超20项生产数据标准接口,支持与业内23家主流厂商平台的数据对接,实现同源数据在上下游相关企业的一键无损流转,极大提高了屋面构件下料速度,并将雄安体育中心项目平均套料损耗率降低至1%以下,安装精度控制在5毫米以内,实现了屋面下料速度、精度“双翻倍”的突破。

  不仅如此,通过智慧平台施工团队可以实时掌握现场质量情况、整改闭合度及形象进度,推动精细化管理。赵俊委说:“科技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,还降低了施工风险,让我们在复杂的施工环境中更加从容。”这种对科技的积极应用,让雄安体育中心金属屋面施工在智慧建造的助力下,迈向了更高的质量标准。

  2025年是全民体重管理年,雄安体育中心盛大开业,为雄安新区增添了新的活力,中建二局安装公司将继续深耕雄安新区,以匠心精神为更多项目提供高质量的施工服务,用实际行动为雄安新区的建设贡献更多力量。(袁乐晨)


中建集团微信

中建二局微信

二局安装微信

网站地图  |  法律声明  |  常见问题  |  纪检监督举报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账款拖欠事项投诉公告

Copyright ©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

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
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
验证码:
CA登录  CA驱动